字体的发展与国家形象
九月份在《艺术与设计》杂志刊登的文章,现在贴出来。这是原来的版本,可能与印刷版有部分差异。在此再次感谢参与校对的宋敏、杜钦和卢涛三位朋友。另外加上了参考书目和插图。本文作者为 Rex Chen 和 Shi Yuan,请勿转载。谢谢。
尽管字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最早期,与文字和书写的萌生同时出现,但现代意义上的字体排印(Typography)严格来说,是从十五世纪德国的约翰内斯·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发明活字印刷术开始的。从这一时期开始,批量印刷成为可能,而金属铸的字体也取代各地的手写体,成为主要嫡传播载体。自此开始,不同地区的字体发展也走上了独立而又互相映响的道路。随着国家主义在现代的盛行,各国政府和设计师们开始重视字体的国家形象问题,于是纷纷回顾自己的历史,试图在过去的发展中寻到符合国家和民族气质的字体。受这种国家化运动的影响,很多国家形成了与本国形象相辅相成的字体特色,从英国的商业和传统的结合,到德国的机械和实用,以及瑞士的平和、中立等等,字体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直观而有效的工具。本文按时间顺序,试图把握代表各国形象字体发展的决定性历史时期,回顾各国标志性字体的特点环境、来源和发展。文艺复兴与手写体:意大利字体
卡洛琳小写体(Carolingian minuscule)和数字版Nicolas Jenson SG 的比较。Images: belmont.edu; identifont.com.
十五世纪的意大红包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当时的意大利各个城市都处于自治状态,城市独裁者们都贪图玩乐,一心想要摆脱宗教传统对他们的束缚。因此这些城市的文艺环境十分宽松,当局鼓励和提倡描写世俗生活的作品,而非一味的表现宗教的神圣,这一社会环境为整个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色彩奠定了外部基础。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Petrarch)大力歌颂个人性的伟大,认为世俗的成功与跟上帝关系并不相互违背,相反是上帝赋予了人类巨大的智慧和能力,人类理应在世间充分享用这些天赋。他对于古稀腊和古罗马时代的道德伦理和文化十分崇尚,认为古代才是人性最灿烂的时刻。整个社会对于古代文化的崇尚,对文字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意大利,字体师们开始对古代罗马文献的重新研习,传统象征宗教文化的“Black Letter”体逐渐被一世纪古罗马时代的罗马碑刻体(Inscriptional capitals)所取代。这种源于古罗马建筑和碑刻的字体只有我们现在拉丁字母的大写部分,它严谨的结构和设计、优雅的笔画和对比,都被意大利文艺复兴人士大为推崇。而为了寻找与这种罗马碑刻体相衬的小写字体,意大利学者和字体师们继续从历史中寻找灵感。他们在八世纪罗马帝国早期的文献的手写中找到了答案——卡洛琳小写体(Carolingian minuscule),这些字体师将古罗马碑刻体与这种手写体结合起来使用,一时间成为流行。文艺复兴字体师和印刷师尼古拉斯·詹森(Nicolas Jenson),根据这种意大利人文主义的碑刻和手写体的组合,设计了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罗马体”(Roman type),后来的发展表明,Jenson 体奠定了后来整个西方经典衬线体的基础,它还直接影响了一些最重要的字体设计师,包括 Claude Garamond(Garamond的设计者)和 Aldus Manutius(斜体字的创造者)等等。类似的以古代意大利手写体为基础的字体,包括现代的 Palatino(根据17世纪意大利书法大师 Giambattista Palatino 的笔迹设计)等,也成为意大利的代表性字体之一。大革命与时尚工业:法国字体
Didot 笔画粗细和笔画变化由倾斜变成垂直。Images: identifont.com.
十八世纪的法国社会动荡不安,由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理性思想所代表的启蒙混动为政治革命埋下伏笔。从巴士底监狱的暴乱到政权轮番的更替,直到革命将近十年后拿破仑的上台,多年的动乱才算有了暂时的消停。法国政治气候的变化直接带来了艺术风格的转变——封建统治陷入落寞,使充满皇室气息的洛可可(Rococo)风格在各个艺术领域逐渐消失匿迹,转而代替的是大革命理性和谨慎的风格。另一方面,古罗马时候被火山泥浆淹没的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和庞贝古城也在这一时期被考古学者发现,民众的热情使整个欧洲又被笼罩在一片“复兴经典”的气氛中。技术上,点状笔的发展和普及(从羽笔到钢笔)带来了新一轮的设计革新。由于点状笔的细度比从前的扁嘴笔有明显的提升,因此出现了笔画对比很大的设计——发丝细的笔画和宽厚的笔画出现在同一个设计中;扁嘴笔带来的倾斜方向的笔画变化,也由于点状笔的发展而减退,逐渐由垂直方向的变化而代替;衬线变得更细致,整个字形势节程度也实现了飞跃。另外,点状笔的锋利可以在铜盘上轻易雕刻,字体设计从书写变成了绘画,花哨的手写体也应运而生。这些政局、社会和科技的变化给字体设计带来的变化可以集中展示在法国印刷家族——迪多(Didot)家族的字体设计上。迪多家族的招牌字体 Didot 的设计简洁理性,没有了洛可可的装饰印迹;笔画对比明显比经典罗马体高;笔画变化采用了垂直方向的变化、摒弃了扁嘴笔的倾斜风格;设计时迪多的设计师使用了精确的数学控制变化和尺寸。集合了这一时期众多特点的 Didot 被称为十八世纪古典热时期的最后作品。这一诞生于巴黎、兼具新工业发展和商业革命的字体,跟随着巴黎作为时尚中心的开端和发展,被时尚界大量使用,后来被标志性时尚杂志《Vogue》、《Harper’s Bazaar》、《ELLE》等启用,后来更成为 Armarni 等众多高端时尚品牌的钟爱,成为品质、豪华的象征,Didot 也成为法国的标志性字体。工业革命与传统继承:英国字体
英国19世纪报纸出现的粗衬线体(Slab Serifs),和约翰斯顿设计的伦敦地铁字体 Johnston。Images: ilovetypography.com; p22.com.
英国的字体特点由它的技术优势和传统文化所左右。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劳动力密集的手工业在这一时期被大量的机器自动作业所取代,而大规模机器化对于印刷和设计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的科技使报纸和广告的生产和流行出现了革命,纸张制作和印刷逐渐都由机器来替代,英国的《泰晤士报》成为这一潮流的领先者之一。早期技术的限制使得机械印刷的质量并不高,文字细节经常会丢失,因此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这一时期嫡出版物使用的字体都出现了厚重的衬线,以加强可读性。随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商业和广告发展迅速,商家为争夺顾客开始使用大尺寸招贴,而报纸使用的这种粗衬线体(Slab Serifs)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政治上的改变也为字体的发展添上戏剧化的一笔。作为法国大革命战争的一部分,拿破仑在1798年决定远征埃及,以切断印度和英国的来往。在这一时期,他带领的法国研究者纷纷开始研究埃及,由他们撰写,大量出版和传播的《埃及记述》(Description de l’Égypte)引起了欧洲民众对于埃及的浓厚兴趣。随着埃及考古不断的新发现,这一时期欧洲市场出现了许多仿古埃及风格的家具、木质的彩色墙纸。精明的字体商人也开始把报纸用的粗衬线体称为“埃及体”(Egyptian),大肆推向市场。尽管与埃及字体无关,这些以埃及城市命名的字体(比如“开罗体”、“孟斐斯体”等等)流行一时。尤其在英国,粗衬线体受到了很大欢迎,到2006年,英国大报《卫报》的改版回归传统,设计了一款粗衬线体——“卫报埃及体”(Guardian Egyptian)作为其报纸主字体,很快成为全球效仿的对象。另一方面,英国文化上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也为新字体发展带来了不同于欧洲大陆的英伦特色。英国设计师爱德华·约翰斯顿(Edward Johnston),崇尚复兴古典的同时又注重原创,为伦敦地铁系统设计了极具影响力的字体 Johnston。这款字体既有手写体和人文主义的影响,又是一款清晰、实用的现代非衬线体。这一创造性的设计不仅给予 Johnston 独有的风格,形成了现在“人文主义非衬线体”这一庞大的字体类型,它的功能性也在今天的伦敦地铁和交通系统中得到不断证明。约翰斯顿的学生 Eric Gill 后来受 Johnston 影响而设计的另一款人文主义非衬线体——Gill Sans,宣称其设计对抗德国的冷峻,恢复传统、人性化的英格兰风格,在英国市场受到巨大欢迎,被众多英国的知名机构采用(英国铁路、企鹅出版社和BBC等等),成为大不列颠岛上最广为出现的字体,并逐渐受到设计师和公众认可为英国标志性的字体。现代主义与机械时代:德国字体
包豪斯时代出现的以几何元素为基础设计的 Architype,和 Futura。Images: foundrytypes.co.uk; linotype.com.
二十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带来了欧洲对于十九世纪的反思,一直到1933年纳粹党的执政为止,新的思潮使德国成为这一时期现代主义艺术的绝对核心。现代主义思潮早期的支持者尼采和弗洛伊德,它们坚持放弃原有的定义和系统,追溯源头、从基本开始。后来的思潮逐渐朝这个摒弃传统、彻底改变的方向发展,理性、唯物和实证主义逐渐在社会舆论上取得主导权。这个时期,科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对论的发现,社会科学对政策的主导,都对社会的意识和操作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设计上,位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校成为现代主义的领跑人。受到荷兰风格派和俄国构成主义的影响,包豪斯风格主张造型与使用并重、在设计上回归基本的几何元素。这一哲学也将字体设计推向了重要的变革期。一向崇尚传统的德国字体师杨·奇柯尔德(Jan Tschichold)在1925年看过一个包豪斯的展览之后,激进地转向现代主义,并开始积极倡导所谓“新字体排印”(Die Neue Typographie)的主张,对字形设计、书籍设计和排版都提倡激烈的变革、与过去的决裂。在这一现代主义潮流的带动下,19世纪就出现的乏人问津的无衬线字体(sans serif),忽然变得炙手可热。包豪斯设计师们解释对无衬线字体的推崇,是因为它是“现代机械时代之作”,而不是“简洁”的设计初衷,他们并不注重这一字体是否易于沟通,而完全强调它的超越个人、国界和时代的革命性。这一时间产生了与谷登堡的“Black Letter”体一道,极具德国风格的字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德国字体设计师保罗·瑞纳(Paul Renner)的标志性字体 Futura。它是这一时期最被现代主义者认可,也是最成功的字体之一。Futura 和同时期很多包豪斯建筑师设计的字体类似,使用了大量的尺子和圆规进行设计,用几何来确定结构和笔画,用数学计算笔画和尺寸,风格与现代主义和包豪斯的建筑设计风格非常契合(包豪斯学校原址的校名正是这种几何字体)。它代表了得国工业的冷峻和机械,功能性大于装饰性的特点,完全符合外界对德国的印象,尤其在大众汽车的一系列以简约实用为主题的广告中使用,令人印象深刻。随着1933年纳粹的上台,德国的现代主义运动(包括包豪斯的核心人物)被迫迁移到美国,Futura 也随之越来越受到欢迎,新的机构包括宜家、CNN 和惠普等都采用 Futura 作为自己的字体。中立国与二战:瑞士字体
Armin Hofmannz 在1959年的海报作品,和 Helvetica。Images: chanelbristow.info; wikimedia.org.
瑞士的字体和德国一样,充分展示了自己国家的外在和内在气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打断了各地艺术的发展,然而瑞士作为中立国却得以在战乱中得到喘息。凭借和平的环境和充分的沉淀,瑞士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发展,成为二战后整个字体设计和平面设计的潮流核心。传统上,深处欧洲内陆的瑞士受各个邻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的巨大影响,加上战时许多欧洲设计师和艺术家逃亡瑞士,这里成了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和创新的最佳酝床。社会上,瑞士有着悠久的民主传统和事无巨细规章条令,这使得瑞士社会变得平和而稳定,这里的商业文化也充分展现出这一点——广告仅提供实用的信息,而不是作为喧闹的竞争手段。另外,瑞士的发达的小规模手工业也促进了设计,在这里印刷师和设计师由于工场不大,关系密不可分,这两个职业不仅精益求精,通常也熟知对方的知识和技法,促成了瑞士设计文化的成熟和制作的精湛。这一时期,瑞士领先的设计师如 Armin Hofmann、Emil Ruder 和 Josef Müller-Brockmann 等积极拓展平面设计领域,Armin Hofmann 和 Emil Ruder 以巴塞尔设计学校(The Basel School of Design)为基地,大力倡导设计风格的革新。Müller-Brockmann 崇尚设计要从“主观的表达方式”变成用“客观、有建设性的方法”用文字来呈现。在他们倡导的瑞士风格平面风格中,文字取代图像变成了核心。而瑞士中立的非衬线字体成为这一风格的集中体现,对于这一个选择,部分原因是由于瑞士面积虽小,但有四种官方语言,因此清晰、中立的字体表达变得尤为重要;另一原因则是现代主义的“机器时代之作”字体的直接影响。于是,大量优秀的瑞士非衬线体出现并广泛流行,包括 Akzidenz Grotesk、Univers、Helvetica 等等。50年代,瑞士风格的平面设计开始走进国际视野,瑞士的中性无衬线字体也随之开始受到欢迎。尽管字体师们对 Helvetica 的质量并不满意,但它却无疑成为瑞士设计流行最大的受益者。作为一款改进19世纪早期无衬线字体的方案,Helvetica 的设计初始就有自己的定位:中立、清晰、不带任何色彩和偏好,后来也索性取名为“瑞士体”(Helvetica是拉丁文“瑞士”的意思)。Helvetica 在美国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很快成为美国很多标志性机构的用字,包括纽约地铁、美国航空和 AT&T 等。作为迄今为止也是运用最广泛、最为人熟知的字体,Helvetica 使用的广泛以致已经无法让人分辨它的国籍。但近年来瑞士风格设计的复兴,Helvetica 也和众多同伴一道,代表瑞士回到了平面设计的舞台上。奥巴马与城市化:美国字体
奥巴马竞选用字 Gotham,和旧纽约街面招牌。Images: npdnotebook.com; typography.com.
从二战后一直到今天,世界主要国家已经享受了半个多世纪,没有大型战争的和平时期。这一段时间的变化以美国带领的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扩张为代表,国际贸易和市场经济在冷战结束后变成了全球共识。这一前所未有的世界性融合带来了文化飞速传播、影响和发展。美国作为这一文化运动的受益者,充分吸收他国文化的同时,也向全球大量输出着美国文化。2008年,“Change(改变)”成为了席卷全球的代表性标语。作为新一代的美国领导者,奥巴马总统的这一前竞选口号不仅在美国振奋人心,也跟随奥巴马的在世界各地的欢迎度,成为全球民众的共同诉求,成为美国文化又一成功的输出品。这一时期的主要媒体上,都看得到奥巴马从容而坚定地手握标着的“Change”一词演讲台。实际上,“Change”一词不仅从内容上,也在设计上体现了美国的现状和诉求。“Change”一词,包括整套奥巴马竞选活动的用字,使用的是极具美国气质的字体 Gotham。这一字体由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字体师之一 Tobias Frere-Jones 设计。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纽约人,Frere-Jones 的设计深植美国,他曾经为美国高速公路设计路牌字体 Interstate,本身就是一款代表美国的经典字体。而 Gotham 这一字体原本为美国男性杂志《GQ》设计,设计概念深入本土。灵感取材于战后纽约市容,设计师在曼哈顿步行取材,拍下大量1930到40年代已经荒废的旧纽约的建筑铭牌、商店招牌、卡车上的文字、店面的广告等等。这些多由当年美国普通民众手画的文字代表了纽约的“直率、诚恳、坚韧,富有个性”,成为 Gotham 的灵感来源。《国际先驱导报》在赞扬奥巴马竞选活动的视觉形象时,称 Gotham 这一字体不仅具有现代的成熟,也具有对美国过去的怀念之情,充满责任感。在一次采访中,Gotham 的设计师 Frere-Jones 对于1960年代机械制牌技术的到来结束了传统的手公制牌表示十分惋惜,而 Gotham嫡出现成了他对于这个纷杂的信息时代,充满对传统复兴的回应——与六个世纪前意大利的字体设计如出一辙。字体设计还是这样,六百年来仍然重复着自己不断回到过去,而又积极迎接新时代的轮回。
参考Some Notes on Printing & Publishing in Renaissance Venice / Bajetta, CarloThrough Thick and Think: Fashion and Type, Eye Magazine, Vol 65Lettering: The History and Technique of Lettering as Design,NESBITT, AlexanderDidot 的故事,By Colourphilosophy , typeisbeautiful.comTypographic Design: Form and CommunicationPrinting Types, Daniel Berkely UpdikeModern Typography: An Essay in Critical History, Robin KinrossGraphic Design: A New historyAbout Facehttp://www.typography.com/ask/showBlog.php?blogID=63foundrytypes.co.ukBrand Obama, a leader in the image war,International Herald-Tribune,Friday, April 4, 2008Is Gotham the New Interstate?,the morning news, August 8, 2002Face the Nation, http://www.stthomas.edu
-
ShanhaiFonts
Brand:山海字库
Area:China
-
Cangji Fonts
Brand: 仓迹字库
Area: China
-
JT Foundry
Brand: 翰字铸造
Area: Taiwan, China
-
Handmadefont
Brand:
Area: Estonia
-
·千图字体
-
HyFont Studio
Brand: 新美字库
Area: China
- ·Ad for Hello Dummy! by Don Rickles
- ·Fonts Design of Childhood Memory
- ·Quimbaya Coffee Roasters
- ·Surabaya Beat by Beat Presser, Afterhours Books
- ·Iconic Transport for London logo undergoes subtle redesign
- ·Type terms: the animated typographic cheat sheet
- ·Brother Moto Flat-Trackin' Tee
- ·How to Read a Painting by Patrick de Rynck
- ·Troubadour poster, Opera Plovdiv
- ·"David Bowie is turning us all into voyeurs" button